根据北京时间6月16日的报道,著名媒体人赵探长指出,辽宁队的球员赵继伟对上赛季所实施的4节7人次的外援政策发表了看法。他认为,现行的外援规则对本土球员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年轻球员身上,尽管各队的主力球员受此影响并不十分明显,但本土球员的流动性仍然较低,缺乏足够的自主选择权。这一话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。
赵继伟阐述道,之前尝试的单外援政策确实给本土球员提供了更多上场机会。然而,从比赛的观赏性来看,单外援的局面显然无法与双外援的激烈程度相提并论,包括比赛的对抗性、回合次数以及精彩程度等方面都大打折扣。他还提到,虽然双外援出场会占用国内球员的上场时间,但他认为这个时间并不是轻易就能让出来的。
展开剩余64%他认为,最关键的是球员应该能够自主决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和职业规划,而不应仅仅依赖于政策或球队的安排。举个例子,他提到如果想在某个球队争取一个位置,但是自己在这方面遭遇困难,可能只有一两个队伍适合他,那他就必须积极参与竞争,努力争取机会。在这样的环境中,年轻球员更需要流动与竞争,否则讨论双外援或单外援政策就没有太大意义,因为即使规则改变,主力球员依然会在场上打球,不论他们的表现如何,年轻球员受到的冲击依然很大,而年长球员的地位却相对稳定。
展望2024-2025赛季,赵继伟提到的本土核心球员的现状确实反映了这个问题。以辽宁队为例,他们的核心阵容几乎由赵继伟、韩德君、李晓旭、张镇麟、鄢手骐和付豪这六位球员主导,这六位核心不仅在整个赛季中出场时间充足,而且不论状态如何,他们都是球队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同时,像李虎翼、张峻豪、俞泽辰这样的年轻球员获得的机会却相对有限。例如在韩德君受伤期间,尽管球迷希望张陈治锋能获得更多上场时间,但他真正进入12人名单的机会却屈指可数,更不用说球队中还有刘雁宇这样的竞争者。
一些国有企业球队的情况甚至比辽宁更加严峻。以北京队为例,老将方硕和翟晓川早已过了他们的巅峰时期,但仍然在某些阶段扮演着重要角色。尤其是在方硕状态明显下滑的情况下,他仍然在北京男篮的体系中占据着主力轮换的一席之地。此时,外界普遍关注的陈国豪在自由市场上寻求更多出场机会,但是他所能自主选择的权力远不如预想中大,北控男篮在这方面拥有更多的操作空间。
发布于:天津市无锡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